管道互聯互通助力“南氣北送”
8月14日獲悉,為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指示精神,切實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,打通“南氣北送”輸氣通道,破除天然氣基礎設施輸送瓶頸,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能源局有關要求,中國石油下大力氣投入,相繼投資超258億元,實施2018年至2019年33項互聯互通重點工程。這些重點工程建成后,將破解管輸和調運瓶頸,優化全國及區域干線管網系統,季節調峰、應急保障能力將明顯提升。
今年年初以來,按照國家能源局的總體部署,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、中國海油通力合作,將通過廣東區域內LNG接收站與西氣東輸二線聯通、通過廣西LNG接收站與中緬管道聯通、實施中衛—貴陽輸氣通道聯絡增輸工程、陜京四線增輸工程,確保今年冬季采暖前形成“南氣北上”3000萬立方米/日的能力,明年冬季供暖前形成“南氣北上”6000萬立方米/日、陜京四線形成8000萬立方米/日的輸氣能力。同時實施大連LNG、雙6儲氣庫外輸通道增輸聯絡工程,形成東北天然氣輸往華北700萬立方米/日的能力。目前,中國石油正如火如荼地組織實施互聯互通各項工程。
為加快互聯互通工程實施進度,中國石油有關領導多次深入各施工現場調研指導;總部機關部門堅持做細項目前期工作,并在工程建設全過程做好服務、幫助和支持工作;中油管道公司統籌兼顧,做好上下溝通,有序推進各項工程;天然氣銷售分公司積極落實與相關油氣企業互聯互通、串氣供氣的商務模式和商務談判;中油工程公司優化協調施工建設資源配置并重點把好工程質量關。此外,中國石油還與外部配套企業建立有效信息傳遞機制,確保關鍵設備、材料按時優質到貨,保障工程進度,確保如期完工。
當前,各施工工程進入攻堅階段,中國石油克服雨季、汛期等不利影響,進一步用好部際聯席協調機制,建立問題清單制度,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,能提前施工的盡量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,統籌協調,加速推進。具體實施過程中,中國石油要求各管道企業以質量管控為著力點,強化業主責任、理順管理模式、加快隊伍建設、加強承包商管理,全面提升工程管理專業化水平,切實打造優質工程、放心工程、暖心工程,全力打通管網互聯互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與此同時,加快推進互聯互通工程,協同天然氣管道、儲氣庫、LNG接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,提升天然氣產業鏈價值,為調峰保供、服務民生做出新貢獻。